席德有六個主人,所以牠有六個家,每天可以吃六噸晚餐。 故事很有創意,描寫生動有趣,看書名就很吸引人,圖畫風格清新簡練,圖與文的組合與搭配完美,很能傳達出文字韻味,尤其封面的大黑貓,很傳神!
故事是描寫一隻黑貓住在亞里斯多德街的六戶人家,這樣就可以吃六頓晚餐,因為這條街的人彼此不相往來,大家都以為是自家養的貓,故事的趣味就這樣發展開來;牠吃六頓不同的晚餐,有六個不同的名字,為討好主人而表現六種不同的個性與角色,不同人家騷牠六個不同的部位,睡不同的床……,這樣的生活很滿足而完美,直到有一天染上重感冒,去看獸醫,當然不只去一次,就這樣東窗事發,這些主人都很生氣,大家說牠不應該吃這麼多晚餐,於是牠搬到畢達哥拉斯街,這裡每個人都知道牠是吃六頓晚餐的貓。
《吃六頓晚餐的貓》一書才映入眼裡,就被它以色鉛筆為繪畫材料的風格吸引。色鉛筆由於在台灣的美術教育體系中缺席,所以不太引人注意,也不如國外普及。美國有一色鉛筆協會(Colored
Pencil Society of America,簡稱CPSA),它的會員跨越國界,定期舉辦色鉛筆畫展,並從展出這種形式、技巧中挑出畫來集結成冊,這些畫集近年台灣也看得到(書名為the
best of Colored Pencil)
。色鉛筆因為筆觸小,大畫面創作起來費時費力,不甚容易;但不論單獨或和其他繪畫媒材混合使用,做細緻的描寫與表現倒頗為適合,我們除了在來台的波隆納插畫展中常見,坊間也不乏這類畫作的圖畫書。例如:史蒂芬‧格梅爾得到凱迪克銀牌獎的《親朋自遠方來》、金牌獎的《歌舞爺爺》、雷蒙‧布力格家喻戶曉的作品《雪人》、以及唐尼‧林賽的《上床囉!》、珍妮‧蒂瑟林頓的《班班的地盤》等皆是。色鉛筆作畫時混色及力道輕重的掌控變化多端,因此印刷時容易失真,但比較《吃六頓晚餐的貓》英文版與中文版,差異並不大。
《吃六頓晚餐的貓》的畫面上,除了人物和貓兒各種姿態生動、表情豐富外,要算美麗社區中的花花草草最特出。這些花草枝葉層疊,有遠近、有焦點,有光影斑駁、亦有林蔭深處的描繪,它們是貓兒穿梭往來各家的庭院背景,為本書增色不少。
故事是一隻名為席德的貓,牠住在六個房子裡、吃六頓晚餐、有六個名字、六種「行事風格」、也有六個床可以睡。由於這條街上的鄰居互相不往來,每家都相信這隻貓是他們養的;直到席德病了,六個主人分別帶牠去看病,牠也得吃六次藥,被醫生發現才「東窗事發」。
六個主人很生氣,從此每天只給席德吃一頓;可是席德是需要吃六餐的貓,牠搬到另一條街去,這條街的人彼此熟識,也常交談往來,大家都知道席德就是這樣子,也沒人在意。
每一個主人都相信席德只屬於他們自己。這樣的生活對席德來說
簡直太完美了,直到有一天……。
《吃六頓晚餐的貓》是一本老少咸宜的繪本,字裡行間洋溢著
十足的幽默和趣味,即使是大人也會看得興致盎然。
在這個妙趣橫生的故事背後,透露著耐人尋味的寓意……。
◎英國史馬堤斯大獎年度最佳書獎
◎英國國家課程優良課外讀物
◎聯合報「讀書人」年度最佳童書獎
◎中國時報「開卷」好書獎
◎「好書大家讀」好書獎
◎文化部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讀物
◎中央日報閱讀版好書推薦
【作繪者介紹】
英格.莫爾(Inga Moore)
1945年生於英國,1952年隨家人移居澳洲。兒時志向是成為獸醫。從事童書創作之前,曾為廣告公司工作,1981年英格.莫爾回倫敦定居,1990年以《吃六頓晚餐的貓》獲得英國Smarties大獎。
【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得獎評語】
一隻貪吃的貓咪席德,住在一條誰也不搭理誰的冷漠大街,然而聰明的牠卻利用了這個情勢,一天晚餐吃六頓。牠有六個不同的主人,六個不同的名字,甚至要扮演六種不同的個性,每個主人都相信這隻貓只屬於他們自己。但這個完美的詭計卻在席德感冒後,面臨被揭穿的命運……創意與想像渾然天成,簡直就是傑作,連我都想做那隻貓咪了。
【好書大家讀書評】
趙國宗 (國立藝術學院副教授)
書中也附二條街名的典故,同時簡述二位哲學家的主張,讓讀者回味探索。
(輯錄自「好書大家讀」好書獎書評)
【中央日報閱讀版書評】
張素椿 (讀書會負責人)
這個簡單有趣的故事,對照出兩條街上居民的兩種態度︰當哲學東街的成人們怒目圓睜,只允許貓兒吃一餐,隸屬一個主人時,他們便不如哲學西街的小孩和大人們因為接受貓兒來來往往,反倒大家都擁有了牠。貓兒有什麼能耐能讓人想餵養牠呢?書中配合圖畫這樣描述:牠有時神氣活現、頑皮、會撒嬌,有時傻兮兮、兇巴巴、……。愛貓的人看了定會莞爾。
(輯錄自中央日報閱讀版)
頁數 / 40頁
尺寸 / 26 x 19 cm
裝訂 / 精裝
語言 / 繁體中文 / 注音
內頁一
內頁二
內頁三
內頁四
「肯定自己」自信繪本合輯精選~
「肯定自己」自信繪本 第一輯(16書)
「肯定自己」自信繪本 第二輯(16書)
「肯定自己」自信繪本 第三輯(16書)